晴书阁_学习知识
晴书阁_学习知识
  • 古代关于和的小故事 有关和的故事简短
  • 发布时间:2022-05-29 18:59 | 作者:woesun | 来源:woesun | 浏览:
  • 生活在这个社会,其实和平、和谐、和睦是大家所追求的,也是大家所期待的,在古代,有很多关于和的小故事,也是蛮感人的,那么,具体有哪些简短的故事是与和有关的呢?

    古代关于和的小故事

    古代关于和的小故事 有关和的故事简短

    《和能睦邻》

    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,与叶氏邻,叶氏越用之。家人驰书于都,公批诗于后寄归,云:"一纸书来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。长城万里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"家人得书,遂撤让三尺,叶氏感其义,亦退让三尺,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。

    这里的张文端公即是清代大学士桐城人张英(清代名臣张廷玉的父亲)。清代康熙年间,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叶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,因两家宅地都是祖上基业,时间又久远,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。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,又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、名门望族,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。

    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。张英收书后批诗一首寄回老家,便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。张家人豁然开朗,退让了三尺。叶家见状深受感动,也让出三尺,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子。

    《和能兴国》

   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,不辱使命,完璧归赵,所以被封了上大夫;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,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。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,封蔺相如为上卿。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,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,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;

    对此心中很是不服,而屡次对人说:“以后让我见了他,必定会羞辱他。”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,请病假不上朝,尽量不与他相见。后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,向蔺相如负荆请罪。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。

    《以和为贵》

    "以和为贵"出自《论语》中的"礼之用,和为贵。先王之道,斯为美,小大由之。有所不行,知和而和,不以礼节之,亦不可行也。"而和为贵,既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,且还是重大特征。不仅是儒家,佛教、道教、墨家等都宣扬人与人之间的"和"。如:佛教反对杀生;道家倡导"不争",墨家主张"兼相爱,交相利";儒家就不用说了,毕竟"以和为贵"就出自《论语》。

    《和而不同》

    孔子曾说:"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"这便直接解释出了孔子对君子与小人的不同理解,也就是:"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,小人盲目苟同却不能和谐相处。"和是互相补充配合却不失去自我,同是完全一样没有自我。是不是很深奥?但用现代哲学的话来说,就是,"和"是矛盾的统一,"同"是绝对的同一。

    有关和的故事简短

    《六尺巷》

    “ 一纸书来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?长城万里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”话说在清朝康熙年间,在安徽桐城有个著名的家族,父子二人两代为相,在朝中权势显赫,这二位就是张家张英、张廷玉父子。

    当时张英在朝廷任文华殿大学士、礼部尚书。张英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,两家府邸之间本有一片空地,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。后来邻居叶家建房,要占用这个通道,张家不同意,两家本是比邻而居,却因为都要起房造屋,为争地皮,发生了争执,双方甚至将官司打倒了当地的县衙门。

    在这期间,张家人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写了一封信,要求张英出面,干涉此事。

    张英收到信件后,认为应该谦让邻里,遂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: 千里来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?万里长城今犹在,不见当年秦始皇。

    家人阅罢,明白其中含义,于是主动让出三尺空地。叶家见状,也深受感动,同样出动让出三尺空地,这样,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,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,成了有名的六尺巷。“六尺巷 ”由此得名,成为一段千古佳话,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也传为美谈。

    六尺巷”精神也是“和谐”精神的体现,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。故事说明以下三个道理:一、邻里之间只要相互谦让、相互谅解,就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;二、张英虽然在朝廷上身居要位,却没有用自己的权势欺压邻居,而是谦虚、宽容的对待此事非常值得大家学习;三、叶姓邻居在得知张家主动让出三尺空地之后,并没有得寸进尺顺势盖房,而是也主动让出另外三尺空地,说明和谐是相互的。

    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,古人尚能如此,在倡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,我们又有何做不到的呢?和谐应该从社会、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入手,小事如处理得不恰当,小则家庭不和睦,邻里关系紧张;大则会导致家庭破裂,社会不安宁。

    同事之间、邻里之间处理小事小非,更应该比封建时代做的更好。你敬我一尺,我敬你一丈,若人人如此,矛盾和争吵将会减少很多。

    《将相和》

    《史记》中记载廉颇葬地,只写了一句“卒死于寿春”,但是葬于何处一直存在争议。有一种说法是,廉颇墓在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前丁村西南与大堤村东北之间,距前丁村约二华里处,现在已无遗迹。旧志载:“在县西二十五里,与鲧堤近,明万历八年知县向日红封识,东西阔十步,南北长二十五步,今封识已无。”清河县坐落于河北省东南部,历史上自周至金一直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。

    就是这个地方,在中国历史上不时发出巨响:春秋战国燕赵齐卫于此交界,不时发生战争烽火;西汉末年赤眉军起义、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、北宋王则起义、隋末窦建德刘黑闼起义,这里都是主战场;五代抗击契丹、明初靖难之役,这里爆发了一连串的战争。金朝以前这里建制或国或州或郡,人口密集,城市林立,文化发达,经济富裕。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。赵国名将廉颇曾多次率军在此地作战。

    另外相传清河县连庄村的名称由来也和廉颇有关。战国时期,赵国大将军廉颇,奉赵惠文王之命,率十万大军在此与燕国鏖战。连庄位于清河县东北部,原名廉冢,相传廉颇死后葬于此,因此得村名廉冢。此村附近的村名也和廉冢有关,如前、后廉冢屯,廉冢寺等,后来廉颇墓逐渐平毁,‘廉’字被‘连’字代替。‘冢’字不雅,又难写,于是改为清河县口音相近的‘庄’字。在古代,直到明清时期,“廉墓飞雪”都是著名的清河八景(贝州八景)之一。古墓已荡然无存,而廉颇将军在清河作战的故事至今仍在本地广为流传。战事太多,不能细述。现摘录几则有关廉颇的成语典故以供阅读。

    廉颇,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,与白起、王翦、李牧并称“战国四大名将”。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,长平之战后他战胜燕军,被任以相国,封为信平君。他与蔺相如“将相和”的故事,作为典范为世人称颂而流传至今。也留下了“负荆请罪”“刎颈之交”的成语典故。

    赵惠文王十六年(公元前283年),赵国派宦官缪贤门下的“舍人”蔺相如身携“和氏璧”出使秦国,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璧归赵,取得了对秦外交的胜利。过了几年秦赵渑池会盟,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与秦王周旋时不卑不亢,为赵国挽回了声誉,而且对秦王和群臣产生震慑,最终使得赵王平安归来。另一方面,赵王出发前廉颇带兵送到边界驻守下来,并且向赵王请求,如果赵王不能按时返回,便立太子为王的周密安排也免除了赵王的后顾之忧。

    渑池会结束以后,由于蔺相如功劳大,被封为上卿,位在廉颇之上。廉颇对蔺相如被封为上卿心怀不满:自己做为赵国的大将,有攻城野战,扩大疆土的大功,而本来地位低下的蔺相如只是动了动口舌,却位居自己之上,叫人不能容忍。他公然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。蔺相如知道后,并不想与廉颇去争高低,而是采取了忍让的态度。早朝时为了避免廉颇排在自己之下,他总是称病不去。甚至后来出门的时候,远远的望见廉颇迎面过来,还掉转车子避开他。

    这引起了蔺相如门客的不满,门客一齐规劝他说:“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,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。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,您却怕他,躲着他,而且怕得太过分了。就是平庸的人对这种情况也会感到羞耻,更何况是将相呢!我们实在没有才能,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!”

    蔺相如解释说:“强秦与廉颇相比,虎狼般的秦王我都敢当庭呵叱,羞辱他的群臣,我还会怕廉颇吗?而强秦之所以不敢出兵赵国,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同在朝中为官,如果我们相斗,就如两虎相伤,没有两全之理了。如果缺少任何一个,都会危及赵国的安危。我之所以避他,是把国家危难放在个人的恩怨之上罢了。”廉颇听后,深受感动。他选择蔺相如家里宾客最多的一天,解衣赤背,背着荆条,通过门客引导到蔺相如家登门请罪,说:“我这个人粗陋卑贱,却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程度啊!”

    从此两人和好,结为刎颈之交。

    古代经典小故事

    古代关于和的小故事 有关和的故事简短

    烽火戏诸侯

    在西周末年,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,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。结果,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,再起烽火时,诸侯无人来援,幽王被杀,西周结束。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,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,诸侯纷争的局面。

    负荆请罪

    战国时,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,因蔺相如多次立功,赵王封他为相国,廉颇不服气,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。蔺相如为了国家,对廉颇多次避让,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,便背着荆条,到蔺相如家门请罪,从此两人和好,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。

    问鼎中原

   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,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,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。鼎象征王权,庄王问鼎,表明夺权之心。

    退避三舍

    春秋时期,晋国内乱,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。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,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(一舍为三十里)。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。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,两军在城濮相遇,重耳退避三舍,诱敌深入而大胜。

    一鸣惊人

    相传楚庄王(另一说为齐威王)临政三年终日作乐,不理朝政。一臣下对庄王说:“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,三年不飞,三年不鸣,是怎么回事?”庄王说:“此鸟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;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”然后整顿朝政,富国强兵,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。

  • 相关内容

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2217号